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河水资源的产权管理与运作研究

河水资源的产权管理与运作研究

作者:胡继连 陈磊
出版时间: 2013-09
ISBN: 978-7-109-18356-8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简介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

河水因河流具有分布广、水量大、循环周期最短、暴露在地表、取用方便等优点,成为人类依赖的最主要的淡水水源。

河水是我国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水资源面临短缺、污染及低效率利用的压力,同时存在水权冲突现象突出的问题,河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因此,研究河水资源的有效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书从河水资源所具有的多功能角度出发,运用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知识,将其产权划分为居民生活供水水权、农业灌溉水权、发电水权、工业用水水权、河水污染水权、航运水权、养殖水权、生态和景观水权。

从河水水权的初始分配体系、实施体系、交易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4个方面构建了河水资源产权体系。

本书对河水资源产权的管理与运作主要从4个方面展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河水资源产权界定的成本与效率。

水权的界定,从权利束角度,就是明确界定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使得水权具有可分割性,水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水权具有物品产权的特性,水权的界定程度要受到水权排他性费用和内部管理成本的双重制约。

其中,水权的排他性成本,是指确立水资源排他性权力的过程中所耗费资源的投入成本。

排他成本可分为界定成本和实施成本以及政府产权制度因素。

水权的内部管理成本,是指水资源管理部门做出决策、采取行动时所耗费的成本。

内部管理成本产生于共有问题,即当多个人或多个成员分享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对于可变的、个人拥有的投入的过度利用,集体需要加以约束会付出一定的成本。

因此,水权的完全界定会面临极高的成本,水权也不可能被完整地界定。

但是,通过水权界定明晰程度与效率关系图可知,存在K*点是水权界定的最佳明晰程度,在该点的界定能够使得水权界定效率更为明显。

本书对河水灌溉水权、工业水权、河水污染权、生态、景观水权的界定成本与效益进行了分析。

(2)河水资源产权市场交易的两种组织形式——“水权交易所”与“水权银行”。

随着河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经济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水权交易的频率会更高,涉及范围会更广,这就需要有一种具体的水权市场的组织载体或形式提供从事水权交易的场所,以减少交易的成本,并且为了满足对水资源的特殊需求,本书提出“水权交易所”和“水权银行”的概念。

“水权交易所”作为水权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和载体,能够使得对水权市场的研究围绕一个具体的载体展开,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水权银行”的建立,能够弥补不愿意或不能通过“水权交易所”进行的水权交易的缺陷,也能够满足部分用水户对水资源机动、灵活需求的要求,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多渠道、灵活、有效利用。

(3)以黄河为例,对河水资源的灌溉水权、工业水权、河水污染权、生态和景观水权进行章节分析。

首先,对其水权界定成本与效益进行依次分析。

其次,主要对以上水权参与水权市场交易进行分析。

其中,灌溉水权与工业水权作为两大用水主体,是水权市场交易的主要构成部分。

针对灌溉水权与工业水权特点,设计了“水权交易所”与“水权银行”构建与运作原理。

并指出“水权交易所”是河水污染权的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载体,也可以利用“水权银行”实现排污权的“储存”与“借贷”。

另外,政府可以作为生态、景观水权的代言人通过“水权交易所”与“水权银行”参与市场交易,满足河水生态、景观用水要求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结合黄河实例,对黄河灌溉水权、工业水权、生态和景观水权进行相应分析。

(4)河水资源产权管理与运作相关政策建议。

为实现河水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对其产权的管理和运作需从以下几点着手:制度建设方面,完成水权的明晰界定与初始分配,提供水权转让的法律、制度保证,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管理方面,严格通过“水权交易所”与“水银行”发生水权交易的监管调控;舆论环境方面,加强宣传,增加对河水水权的认识,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型用水者协会的作用。

目录

百科热词 Words